[5届2次]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助推池州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凯发平台

| | | |
您当前的位置: 政协提案
[5届2次]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助推池州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浏览次数:4653   信息来源:市政协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3-13 15:0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大动力,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渠道。近年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充分挖掘利用我市丰富的人文及生态资源优势,加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创新乡村游产品,推动乡村振兴和发展。截至目前,我市现有a级旅游景区40家,其中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村3个;省级特色旅游名镇村16个。今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有望达到 3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0亿元,有效促进了农村群众增收致富。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市的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乡村旅游整合协同性不够,联度不强;二是产品同质化严重,吸引力不强,缺乏品牌特色,与游客多样化的需求不匹配;三是发展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的专业人才和高端人才匮乏。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强化规划引领,构建乡村旅游新格局

(一)坚持规划引领。贯彻落实“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市委市政府一系列有关全市乡村旅游发展的重大定位部署,全面实施《池州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和《池州市贯彻落实〈安徽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实施方案》,组织实施“主题村”打造、“美食村”推选、“风景道”建设等7大行动。不断促进乡村旅游集聚发展、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三个方面提质增效。

(二)健全体制机制。发挥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市场配置多方参与的作用,整合乡村资源,摸清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和发展的底数,健全发展乡村旅游助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加大旅游管理高端人才引进和扶持力度,破除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人才引进的体制机制障碍,落实土地、户籍政策。不断壮大乡村旅游人才队伍,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三)出台政策保障。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实现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和竞争力提升。大力培育乡村龙头企业,壮大中小微企业,扶持本地文旅企业和市场主体做大做强,加大文旅产业“双招双引”,以项目为王,精心编制招商项目库,建立统一的公平竞争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产业基地和项目建设。

一、强化供给侧改革,实现乡村旅游转型发展

(一)优化发展布局。因地制宜,优化乡村游发展布局,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动秋浦河沿线文旅资源整合和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打造环九华山最美旅游风景道建设,开发高端富硒主题民宿,加快牯牛降5a级旅游景区创建,提升石台慢庄、西黄山富硒文化产业园、仙寓山大山村(富硒村)影响力。培育天方茶苑等龙头企业,引导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着力打造一批池州本土特色旅游商品,形成一批我市特色规模乡村品牌体系集聚区和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二)供给端靶向发力。一是做强特色民宿产业。提升乡村旅游民宿产业,编制民宿产业发展规划,成立池州旅游民宿产业联盟,推动高端民宿产业发展,打造“山景房”“田园房”“星空房”等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民宿产品,重点培育环九华山、主城区周边、石台县等3个民宿集聚区,推动乡村旅游从观光旅游向体验沉浸式度假式转型。二是开发新型业态。聚焦富硒康养、生态绿色、休闲度假、露营、房车等新业态,不断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策划推出乡村游、美食游等“微旅游”产品,推荐“微旅游”打卡点,举办“微旅游”活动。三是打造夜间消费业态。精心编制一批乡村旅游夜间消费产品和精品线路产品,不断增强乡村旅游的夜间消费释放潜能。

(三)完善配套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乡村宜居宜业更宜游,结合“大黄山”建设和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推进九华秘境、秋浦仙境风景道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其他风景道建设。结合“双微”改造工程,完善沿线产品打造和品牌创建,优化提升沿线环境,促进景观景点精提升,打造与乡村风情相一致的自行车慢道、游步道、观景台、驿站等,提高游客体验感,提升全域旅游氛围,促进规模效应。

三、强化产品营销,促进乡村旅游品牌影响力提升

(一)多渠道宣传。以微信、抖音、公众号等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推介池州乡村旅游品牌。重点展示景区景点、特色美食、乡村民宿、精品线路等资源;线下推进“产业招商 旅游营销”,赴长三角等重要客源地举办康养主题系列推介会,不断提升我市乡村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多形式宣传。继续举办杏花村文化旅游节、石台茶叶节、美食节等节庆活动。开展“莘莘学子游池州”等景区优惠活动。推出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涵盖研学、康养、休闲等主题,满足不同游客需求。

(三)多角度宣传。借助摄影师、文旅推荐官、美食达人等社会力量,围绕乡村美景、美色、美食、美宿等特色资源和产品,推出“种草”软文、短视频等,持续炒热“微旅游”“乡村游”营销话题,将线上流量变线下游客。


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 copyright@2002-2012 chzzx.gov.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政协池州市委员会 主办单位 站点地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池州市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池州市清风东路99号 电话:0566-208821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