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服务体系 张发永-凯发平台

| | | |
您当前的位置: 建言献策
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服务体系
张发永
浏览次数:1694   信息来源:市政协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3-10 16:0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聚焦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全面落实“双减”任务,大力深化综合改革,加快缩小县域内义务教育校际差距,推动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

根据市政府规划,我市4个县区将在2024年和2026年通过“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认定。从目前进展情况看,还存在一些短板:一是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随着我市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区学校建设进度相对滞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城区义务教育阶段“上学难”“择校热”现象依然突出,大校额、大班额现象亟待解决。二是城乡教师资源配备不够均衡。农村学校地处偏远,大量农村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向城区学校,造成农村教师年龄断层,现有人员主要是新招聘教师和临近退休教师,影响农村学校办学积极性。三是学校间发展水平有差距。农村学校受办学经费、师资队伍等因素影响,发展受限,城乡学校办学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农村学校生源大幅减少,进一步加剧了“乡村空、城镇挤”的矛盾。

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热切期盼。为此建议:

一、统筹城乡发展,优化教育布局。一是调整优化学校布局。确立“初中向中心大镇集聚、小学向乡镇集镇集聚”的总体思路,加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系统规划,市级层面指导各地对义务教育布局规划进行修编,有序组织实施,积极稳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优化,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二是加快城区学校建设。按照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要求,切实将城区学校建设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依法保障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适当超前配置教育资源,通过财政投入、开发商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学校建设或缴纳学校建设配套资金等方式,高标准推进城区中小学建设,解决城区“上学难”“择校热”现象。三是全面消除大班额。根据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科学编制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班额专项规划,坚持“政府主导、以县为主、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组织开展消除大班额攻坚行动,严格招生管理,铁腕治理择校,采取“一县一策、一校一案”方式全面分流现有大班额。

二、统筹师资力量,激发队伍活力。一是优化师资配置。根据班额、生源等变化情况,统筹调配各校编制。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推进教师校际交流,实现城乡师资力量的均衡配置,缓解乡村教师结构性缺员矛盾和城镇教师师资不足问题。二是保障教师待遇。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改善教师工作环境,提高偏远地区和薄弱学校教师待遇,拉开教师乡镇补贴差距,建议对最偏远学校的乡镇补贴提高到工资比例的20%以上,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方面向乡村教师倾斜,吸引和激励更多优秀教师扎根乡村、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三是加强教师培育。实施“教坛新星”“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评选,梯队培养名师、种子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加快构建全市教师梯队攀升体系,助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统筹五育并举,提高育人质量。一是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依法开齐开足课程,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统筹解决好农村学校课后服务经费补贴问题。二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加强“五项管理”,构建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确保校园安全稳定。三是完善学校育人体系。坚持立德树人,建好青少年活动中心、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场所,以德铸魂、以智启学、以体健身、以美育心、以劳树德,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育人体系。

四、统筹优质资源,促进办学均衡。一是创新办学模式。深入开展集团化办学,以强带弱,以强带新。通过“名校带新校”“名校带弱校”“名校带乡校”“名校带民校”的办学模式改革,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倍增效应”,缩小学校间的办学差距。二是加强文化建设。深入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全方位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净化校园育人环境,结合实际挖掘各地各校文化特色,积极打造“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三是推进资源共享。建立健全智慧课堂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推动课程资源、教学研究等优质教育资源城乡普惠共享,全面形成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的义务教育发展新格局。


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 copyright@2002-2012 chzzx.gov.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政协池州市委员会 主办单位 站点地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池州市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池州市清风东路99号 电话:0566-208821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