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市第五次党代会强调实现全面绿色转型关键在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推动产业强市,集中精力抓产业、抓招商、抓项目、抓园区,2021年1-11月,全市规模企业达到586户,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1家。2020年度,全市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考核排名由全省靠后跃升至全省第9,池州高新区进入全省30强。
纵比很可观,横比有差距。我市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创新能力弱等问题仍旧突出,发展不足、发展不快、发展不优仍然是池州最大的市情。以规上企业为例,2020年,合肥、滁州、芜湖规上企业数分别是2177家、1894家、1819家,三市经济体量与其规上企业数量一样位居全省前三。我市规上企业产值超过1亿元只有119户、超过10亿元的企业仅有14户,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领域还没有一家营收超10亿元的企业。我市产业规模、企业数量在全省均居后位,只及安庆32.8%、马鞍山46.5%、芜湖30.8%、滁州29.7%、宣城36.9%。究其根本还是过去抓产业的战略定力和战术动作有欠缺。客观来说,池州不缺战略家,缺的是战术家。郑栅洁书记反复强调要真干实干、奋勇争先,不能把说的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面对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池州的发展再也等不起、慢不得,如果我们还是处在“温水煮青蛙”的状态,实现“增速居前列、人均争上游”将会十分困难。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当务之急是要全面动起来,立即干起来,奋力跳一跳,加快八大新兴产业发展,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总量、发展位势“双提升”,真正在全国全省争得一席之地。
没有产业就没有一切,没有产业优化升级就没有全面绿色转型。加快产业转型、锻造“产业脊梁”刻不容缓,为此建议:
一、树立创新思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过剩经济时代,企业发展的逻辑已经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谁排斥变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被淘汰。对企业来说,必须从事关生存发展的高度对待创新,修炼更多独门绝技,聚力打造专精特新“小巨人”,争当单项冠军、隐形冠军、行业冠军。对政府而言,要坚持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确保实现到2025年技术合同登记年均增长2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0%以上。
二、树立数字思维,加快产业数字转型。经济数字化是大势所趋,谁能占据这个新赛道,谁就能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对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不是想不想、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必须做好的必答题。要聚力产品和生产过程数字化,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促进企业迭代升级的叠加和倍增效应,加快“上云用数赋智”,积极进军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对政府来讲,要抢抓国家大力加强新基建的重大机遇,引导企业“向数据要效益、向互联网要生产力”,一手抓传统产业数字化降本增效、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高端化扩量增值、创新赋能,通过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制度政策环境,运用知识和技术改造制造业和工人,全面促进技术进步和附加值提高,让“关键变量”成“最大增量”。
三、树立平台思维,借力打造产业链群。未来时代,无平台,不经济。长期以来,池州的产业和企业以生产原材料、中间体为主,处于产业链上游,离终端消费者最远,经济运行、产能释放“看天吃饭、看别人脸色行事”,在供应链、价值链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要根本上改变这种被动状态,必须确立平台思维,发挥平台价值,倒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驱动产业和企业逐步走向供应链、价值链中高端。对骨干企业尤其是行业龙头企业来说,要以开放包容之心加快平台化转型,推动从单一产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向平台服务商、整体方案提供商转变,以平台集聚产业资源要素、构建产业生态圈。中小企业需要主动链接头部平台,实现企业“小生产”与平台“大市场”互促融合,在更大范围拓市场、壮规模。
四、树立资本思维,拓展产业融资空间。产融资本时代,债权关系加速向股权关系转变,资本将是未来商业对话的通用语言。对企业而言,要摒弃“宁当小老板、不当大股东”的保守思想,强化金融思维、资本意识,善于把资源资产变成资本、把借钱发展变成融资发展,主动进军资本市场,加快上市步伐,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善于发现、判断、引进和使用战略投资,嫁接获取更多资金、人才、技术、营销渠道、管理理念等要素,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深度融合,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影响力。各级政府要运用股权投资、风险投资思维导入产业,探索设立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鼓励企业建立战略合伙人制度,形成储备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的滚动机制,发展壮大资本市场的“池州板块”。
五、树立绿色思维,推动产业减污降碳。“双碳”政策约束之下,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全面绿色转型势在必行。对每个企业来讲,绿色低碳转型都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必须主动赶早,制定科学可行的减碳降碳路线图,改造升级技术装备,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大力创建零碳企业、零碳工厂、零碳车间,蹚出一条符合实际的绿色发展新路子。对政府而言,要大力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抓紧制定实施全市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推进能源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低碳化,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探索发展森林碳汇经济,尽早获得未来发展通行证,加速打开绿色发展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