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城区湿地公园航拍图。 记者 吴骏 摄
助力高质量发展,围绕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等经济建设主题开展资政协商、专题议政;全方位引导、全周期协商、全链条服务做好提案成果转化落实文章;构建社情民意信息“收集——上报——办理——跟踪”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实行积分量化考核,激活委员履职“一池春水”……翻开履职答卷,市政协始终与时代发展“合辙”,与党政工作“同频”,与人民需求“共振”,用实干奋进、担当有为绘就了履职尽责的最美底色。
强化政治引领,凝聚共识取得新成效
7月26日,市政协党组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集中学习。会上,大家认真做好笔记,进行交流发言。
坚持党的领导是75年来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市政协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根本政治原则,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近五年来,市政协共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92次、党组会议91次、主席会议65次、邀请部门通报工作47次,开展学习研讨450余人次。
近年来,市政协坚持把政协工作纳入党委工作总体布局,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坚持每半年向市委报告1次全面工作,及时报请市委研究政协年度协商计划、常委会工作报告及重要工作,及时通过《政协信息专报》向市委报告政协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重要会议精神及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切实做到一切重要工作在市委领导下开展,一切重要活动围绕市委中心任务进行,一切重要安排上报市委审批后实施,坚决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政协履职全过程、各方面。
与此同时,市政协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带动力,建立市政协党组、机关党组、机关党总支、机关党支部、临时党支部“五级联动”的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推动形成上下衔接、统筹推进的政协党建工作新局面,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两个全覆盖”。
寻求“最大公约数”,绘就“最大同心圆”,是政协的优势,也是政协的使命。近年来,市政协建立健全党组成员和主席会议成员联系界别、党组成员联系党员常委、党员常委联系党外常委、党员委员联系本界别党外委员、中共界和特邀界对口联系无党派界和民族宗教界等联系工作机制,推动形成从党内到党外、从常委到委员、从委员到界别群众的凝聚共识工作格局。
聚焦主责主业,建言资政凸显新作为
“要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加强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营造公平、公正的行政执法环境……”2022年12月,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期间,一份题为《提升新时代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的建议》的提案引起了与会委员广泛关注,获得了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
2023年,我市大力推进“五免之城”建设,压实“关键少数”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完善“府院、府检”联动机制,公布重点执法领域免罚清单426项,深化“万所联万会、法律服务进万企、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机制,创新公证“1 5”工作方式,法治化营商环境居全省第一。
党委政府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市政协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心系“池之要事”、情牵“民之关切”,为经济社会发展发出“好声音”。
近年来,市政协坚持从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围绕“抢抓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加快打造镁基三大基地”“加快推进我市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等重大课题开展协商。
民之所望,履职所向。近年来,市政协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坚持为增进民生福祉出招助力,切实做到言为民所建、策为民所献、力为民所出,先后围绕十大“暖民心”专项行动、和美乡村建设、长江池州段禁捕工作、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重大改革举措、重要决策部署以及民生关切的重点事项,组织委员开展视察监督100余次,形成《关于促进托幼服务发展的建议》《关于提升智慧停车管理水平的建议》《关于同步提升城市供水保障能力的建议》等调研报告30余篇,多篇调研报告和社情民意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批示,市直相关部门及时办理落实。
为了实现提案提得准、说得对、办得好,市政协创新建立“选题案由、政策依据、现实状况、存在问题、建言方向”五要素协商选题预可研机制,坚持从源头推进政协协商与党政工作有效衔接。创新提案办理落实机制,构建“事前协商、事中协商、事后协商”完整链条,每年选取20余件重点提案挂图督战、挂牌督办、定期调度、全程跟踪,及时将办理情况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助推协商成果实现“形成、报送、受理、交办、办理、落实、反馈”全周期协商闭环运行。
坚持强基固本,自身建设展现新形象
“您在参加会议方面得分最高,在您所在界别排第1名。您在会议发言方面得分最低,希望您多多重视会议发言。”日前,市政协委员刘华在登陆“智慧政协”平台时,系统精准地分析出她的优势与不足,鼓励她在会议发言方面多下功夫。
今年,市政协进一步完善《关于市政协委员履职量化考核的暂行办法》,把委员履职情况细化为“参加会议情况”“建言献策情况”“参加活动情况”等三大类23项具体评价指标并进行赋分,积分结果直接与委员奖惩挂钩,推动委员由“要我履职”向“我要履职”转变。
打铁还需自身硬。近年来,市政协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全力打造政协队伍,努力地推动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发展进步。
市政协不断健全委员学习培训制度,每年举办4至5期政协委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推进“书香政协”建设,举办政协机关讲堂23期,收集调研报告、读书心得100余篇。优化委员履职考核办法,按季度通报委员履职情况,每年评选表彰1次优秀政协委员,切实增强委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2024年初,益企委员工作室联合池州市江西商会,为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铝深加工企业提供多轮技术服务活动。今年以来,益企委员工作室每月定期开展送技入企、政策指导等活动,服务企业达60余家。
近年来,市政协不断探索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持续提升委员履职效能。目前,全市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所有乡镇(街道)均配备政协联络组长,实现市域范围内政协履职全覆盖。依托政协委员工作室、社情民意联络站等履职载体,打造“党建 工作室”联系平台、“专委会 工作室”议政平台、“基层治理 工作室”协商平台。截至目前,全市共成立政协委员工作室37个,开展法律宣传等活动近百场。
委员履职能力的持续提升、履职平台的不断丰富,进一步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2024年上半年,288名委员提交提案269件,报送社情民意信息150篇,提交大会发言101篇,参与调研视察等各类活动261人次,委员履职积分最高分91分。
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池州市政协将着力在持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聚焦池州经济社会发展广泛凝心聚力、着力提升专门协商机构工作效能上下功夫,努力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为加快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推动池州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